作者:宋笑誼(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學生)
北方的冬天灰蒙蒙的,是水泥墻的顏色。道路、民房、操場都陷入了沉默,只有建筑背后的田野露出一點不一樣的彩色。立春已過,但隆冬的肅殺依舊盤踞在這座北方的小村落。沉甸甸的土地在秋季將飽滿的生命一批批地吐出,此時正擁著輕盈的軀體安心休憩。濃密的綠、閃耀的金衰敗為深淺不一的棕——人們最習以為常的大地的顏色。
再次踏上這片故土,是為了與獨居的祖母道別。下車點在小學門口,透過門縫看到稀稀落落的幾個學生。懷著忐忑的心情,我走上歸家的路。十四年前,我們家在縣城買了房子;十年前,我開始在城里上學。自那以后,老房子從“家”變成候鳥的棲息地。在我成年上大學以后,終于落實了“故鄉(xiāng)”的稱謂。
(資料圖片)
一路走來并沒有碰到熟人,只有一只大黃狗懶洋洋地瞄了我一眼,又懶洋洋地臥了下去。院落白天都上著鎖。我心里卻著實松了一口氣。畢竟已經(jīng)離開了十年,見到陌生的鄉(xiāng)親——該如何序齒呢?
與城市不同,農(nóng)村是最講究輩分的。在城里,陌生人扎堆的地方,哥哥姐姐、叔叔阿姨、爺爺奶奶,可以根據(jù)年齡看著叫,無非是一個稱呼。從縣城到小城市,再到大都市,稱呼往往越來越簡化。而在農(nóng)村,我已知的幾個稱謂是遠遠不夠用的。大量的“二表姑”“堂嬸嬸”“祖爺爺”都可能被我迎面撞上。人們正是在精確的稱呼中不斷確認著彼此擔負的責任。
村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穩(wěn)定、踏實,就像在四季流轉(zhuǎn)里一直勤勤懇懇的土地。一路走來,我沒有碰到任何一個人。在暗暗慶幸的同時又自覺好笑。在鄉(xiāng)親們眼中,我考上了“那樣好的大學”,應該是趾高氣揚、衣錦還鄉(xiāng)的。然而實際情況是,我偷偷摸摸地走著,也可以說是溜著,像個青澀的小賊,生怕因為不禮貌而遭到他們的嘲笑。
小學、幼兒園、荒廢的職高、民房,一路走來看到的似乎都是建筑。然而當我下到坡底,從兩座房子的間隙望到那一抹棕色時,我明白人們實際上正安睡在土地的懷抱。那一抹棕色延展出去,變成層層疊疊的梯田。于是整座村子都被土地包圍了。
走到老房子門口,我叩響生銹的銅環(huán)。望著空蕩蕩的雞窩,涌起一股突如其來的緊張。奶奶拄著拐杖開了門。一口氣松開來——年逾古稀的老人頭頂覆著稀薄的黑發(fā)。我是多么恐懼見到一個更加陌生、更加蒼老的親人啊。
祖母守著一個院落,四間空屋,度過了十年的寡居生活。貓兒一只一只地養(yǎng),一只一只地丟。今春收來的小雞崽被野狗偷吃掉了。閣樓空蕩蕩的。十年前枯死的葡萄藤僅剩下干癟的軀干,松垮地散落在墻壁一角。鄉(xiāng)下的人習慣于順應四季的變化,不去刻意違拗。東屋的火爐是唯一的取暖設施。我縮在火爐的一角,不敢動彈,盡量減少與冷空氣的接觸。美麗、輕薄的冬裝無法在鄉(xiāng)下抵御嚴寒。
冰箱和飲水機在陳舊的家具中間格外惹眼——是近幾年才添置的。祖母顛著不便利的腿腳在灶臺間忙碌。“念完本科要在那里繼續(xù)念吧?”“畢業(yè)了考個好公務員啊,吃公家飯?!薄斑@書到底啥時候能讀完?。俊薄棠毯蛯O女,這樣一對年齡懸隔的人之間其實并無太多交流的余地。我只好含含糊糊地應承著?!翱汕f不能去外國啊!”幾乎每次談話的落腳點都會歸結為這句話。長輩們信誓旦旦地傳承著他們的“道理”,每當這時,媽媽通常不會反駁,也不會解釋,而是嗔怪地來一句:“老古董啦!”老人臉上嚴肅的神色便會松開來,轉(zhuǎn)為羞赧的微笑。
“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你結婚的那一天吶!”祖母臉上的神情祥和、平靜,仿佛在談論別人的死生。“要是爺爺和姥爺都還在,就好了?!蔽叶氵^話頭。
在別人的描述里,爺爺年輕時囂張跋扈。可我的記憶里卻只有那樣一個高大、骨瘦如柴、罕言的老人。說話的時候聲音很低,會用塑料盒把我扯斷的項鏈珠子一顆一顆收起來,將奶奶藏起來的糕點偷偷給我吃,指著錢包里的紅票子說“要攢好多好多給你上大學呢”,在小貓丟了的時候幫我用字謎測算它的方位。夏日昏沉的午后,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嘰嘰喳喳,爺爺便沉默地坐在石凳子上,揣著積水的肚子發(fā)出微不可聞的痛苦呻吟。癌變的肝臟是怎樣擊潰了一個如此高大的人??!
爺爺去世的時候,我還在上小學六年級。那一晚的穿堂風格外凜冽。鎖在閣樓上的貓凄厲地慘叫著。在一片恍惚中我聽到不知道誰的呼喊,機械地爬上桌子,顫巍巍地用木桿子抵住房頂——履行長孫的責任。我不停地抖,發(fā)不出聲音,也不敢去看親人的遺容。第二天上學,身邊的同學小聲議論“聽說她家里有人去世了,在哭鼻子”。我放下遮眼淚的課本,用憤怒的眼神喝止。
爺爺曾經(jīng)替朋友擔保借錢,最后被迫將工資卡抵押出去。在爺爺?shù)脑岫Y上,這位老人哭著走進門來祭拜。爸爸承擔了喪事所有的費用,沒有向身無分文的叔叔開口。死亡是一種清算,徹底終結了所有的恩怨情仇。
初一的時候姥爺在短短兩周內(nèi)因為多臟器衰竭去世。那是一個極其難堪的春節(jié),我用昏睡掩藏了所有的悲哀。沉沉的睡眠里,不斷響起夢破碎的聲音。喪禮結束,我貪婪而嫉妒地看著院里的小孩子各自牽著老人的手離開。
兩場喪事徹底終結了我的童年。在這之后開啟的青春期沉默、憂郁。我長久地保持著對于親人之死無能為力的羞愧。過年陪著爸爸上墳,我用平靜甚至愉快的目光巡視著墳頭的青松。小麻雀低低地飛過來偷吃祭品。我從來不把那塊冰冷的黑石頭和墓中的人聯(lián)系起來。要是我的親人在地下受著蟲蟻嚙噬之苦,那該是多么萬箭穿心的疼痛!
——“是啊,他們看到你考上這么好的大學,肯定都高興壞了!”要是他們還活著就好了,就不用把蟾宮折桂的喜悅分享給旁的無關的人。
下午時分,家里來了客人,是和奶奶年紀相仿的老人。為了御寒,大家都往火爐邊擠。于是乎,簡陋的床鋪上,坐了一紅一綠,兩個大花襖。
“誒呦,成了大姑娘了!”來客不無驚訝地說道,“和小時候一點都不一樣哩……”這下可好,我必須拿出一個“大姑娘”的樣子了。在農(nóng)村,一個人從孩子到轉(zhuǎn)變?yōu)槌赡耆说年P鍵一步就是學會“待客”。誰家的孩子嘴甜、不畏生,碰到各種長輩都能熟稔應對,準會被贊一句落落大方。而沉默的、羞澀的、躲人的則被認為“還沒長大”,要多鍛煉。而類似的評價總是傳播得格外快的。為了不“落人口實”,我只好強自鎮(zhèn)定,演出一個“落落大方”的樣子?!按汀钡暮诵氖桥收劊收劦囊c是熱鬧。無論是家長里短,還是電視新聞,真相其實無關緊要,重要的是氣氛必須熱烈。密密匝匝的話疊在一起,我恍惚覺得這不是閑聊,簡直是在辯論了。人聲越來越急促,終于猛地提高一個八度,像尖銳的汽笛聲,轉(zhuǎn)頭望一望,老人臉上的笑容卻更加扎實了,每一條皺紋里都淌著滿足。正是在這唾沫橫飛的灶臺間,我察覺到她們身上殘存的生命力,就像星星點點的爐火。因為我的加入,談話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大城市,引向了不可知的繁華生活。“上過大學就是不一樣呵!”——大家看我像看某種新鮮事物。我想起剛進大學的時候,看那些大城市的孩子,也像在看某種新鮮事物。
臨走的時候,望著干癟的藤蔓,我想起那一年的夏天,沉甸甸的紫色果實扯著枝條往下墜,葡萄香浸滿整個院落。從爺爺生病開始,葡萄樹逐漸枯萎,終于在老人去世的那一年徹底死去?!扒f不要出國啊,工作要找離家近的!”我無法回答這最后的叮囑?!澳棠?,再養(yǎng)只貓吧?!蔽乙咽请x弦的箭,斷了線的風箏,無法再回頭的了。
遠處的大山橫亙在眼前,山脈連綿無闕。幾千年來,山就在那里,因為太遙遠,而蒙上了一層干燥的霧氣;卻又因為太巨大,而被迫占據(jù)所有人的視野。如果說,鄉(xiāng)村睡在土地的懷抱,那么土地則睡在大山的臂彎。南方的山是清新秀麗的雨珠,北方的山則是磅礴無聲的大雪。你永遠不用擔心雪被子會悶壞土地——它只會給埋在土里的植物根系最妥帖的滋養(yǎng)。我恍然明白,冬天是不需要被戰(zhàn)勝的。在又一次前途未卜之際,望著蒼蒼莽莽的大山,我心中忽地生出對于新生活的隱秘渴望。無形的黃河滔天而下,猛烈沖刷心中的塊壘。而我深知,即使命運摔打我一萬次,也無法將我甩出群山的懷抱。下沉,下沉,下沉到土地中去。而我大聲吶喊:“應該勇敢!應該愉快!”其實那些小貓都沒有丟,在長久的農(nóng)村生活中,它們結成了一種默契,會在壽限將至的時候跑到田野里安心地死去。
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上離開的路。這一次卻沒有那么好運。樓梯上,門檻上,老人們正扎著堆曬太陽。抖音的背景音樂此起彼伏地傳來。我還來不及從奶奶對著一個年紀相仿的老人叫“二爺”的錯愕中恢復過來,就已經(jīng)撞上了老人家的視線:
“今天天氣暖和啊!陽光這樣的好!”
“是啊,陽光這樣的好……”
點評人:
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?解志熙
●散文《歸鄉(xiāng)》寫一個年輕的女大學生回故鄉(xiāng)看望年邁的祖母,既傷感于“我已是離弦的箭,斷了線的風箏,無法再回頭的了”,又從故土與親人身上獲得愛的關懷與生活的勇氣。是的,現(xiàn)代化、城市化也許是無可逆轉(zhuǎn)的進程,但鄉(xiāng)土才是我們永遠的根和愛之所在。就像新文學最初的可貴收獲是鄉(xiāng)土小說一樣,本文也證明關于鄉(xiāng)土的回憶與抒寫同樣有可能成為最打動人心的美好散文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3年05月05日?14版)
Copyright @ 2015-2022 華中晚報網(wǎng)版權所有 備案號: 京ICP備12018864號-26 聯(lián)系郵箱:2 913 236 @qq.com